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有自己個性的茶杯

每個喜愛喝茶的人除了會到處找茶,還會購買許許多的茶具及周邊器具,如同著了魔般的瘋狂,常常也會因為沒有買回理想中的物件而坐立難安, 每個月一領了薪水就開始想著有多少錢可以買些什麼,甚至跟老闆商量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心愛之物。 其實,每個杯子都有自己的個性,都是獨一無二的,外型的高矮胖瘦,不同材質、胎土、燒結溫度、厚度、造型,每個細節都會影響著飲茶時的口感,就像音響系統裏的擴大機、喇叭或耳機一樣能表現出層次質感一樣的道理。 但是白瓷是入門的基本款式,景德鎮白瓷偏透薄,福建德化瓷似象牙白,實物上手比對,一看就明白。大部份專業茶行並不會特別販售茶具,因為茶具又是另一門專業,若有也是服務性質的準備一些基準配備而已。照片中的景德白瓷購買二十多年前的鶯歌老街,沒錯,當時的鶯歌已經有很多來自對岸的陶瓷品;德化白瓷杯則是透過網路從德化訂購回來的,當時一次訂購200組蓋杯,發現來自不同貨主湊數出貨而來,因此品質不一。 唐代白居易的《琵琶行 》詩中提到「商人重利輕別離,前月浮梁買茶去。」,這個浮梁便是江西景德鎮這個地方,景德鎮在中國陶瓷史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,尤其是宋代時期景德鎮南郊湖田窯的青白瓷又稱為影青,元代設置浮梁瓷局並成為陶瓷重鎮至今。 喝茶久了,擁有多少杯子實在無法估算,各式各樣,甚至不同年份、不同瓷種,但是每個都是不同材質,也就不具比對條件,唯一辦法就是找到相同胎土使用相同燒結溫度的不同造型杯子,也就是自己做出來想比對的器型。 照片左邊的杯子就是這樣的狀況下,使用台灣三義的岩礦土,被我弄出來的器型,拉坯方式成形,一邊外撇、一邊內縮,同一杯茶便可以喝到不同口感,來自瘋子莉森的實驗計劃執行。 杯體上的白點是礦土沒有過濾掉,幸運留下來變成記號的貝殼成份。12月 11, 2020
最近的文章

回憶裏的溫暖貼心

在大街小巷裏尋茶的日子開始,經常接觸到很有溫度感的店家老闆,回想第一次買茶壺的經驗,那是在中壢某茶行(待查),老闆幾乎是半買半送還附贈晚餐,大概老闆很少遇到小女生自己一個人跑去買茶、壺,當年的我才大學畢業開始工作領薪水。 當時薪水大約三萬出頭,每天七點半上班到晚上十點多,工作時間蠻長的,第一次買茶、壺共花2500元,一把紅土掇球、半斤阿里山金萱及泡茶所需的塑膠茶盤、簡易竹茶則、茶巾、茶杯等,老闆把可能需要的道具都幫忙準備好,另外送一把很可愛的鶯歌壺,結果身上的錢也一次花光光,還記得那天的晚餐是老闆的媽媽一直招呼,要我跟他們一起隨便吃。 有一陣子常跑民生社區,在一個商場二樓有家小店,老闆是位很有氣質的女士,專賣些茶藝館需要的用具:桌、椅、壺、杯…等,很奇怪的是沒有賣茶,每次經過總要過去看看店主順便話家常,認識許久只在店裏買過一組陶作坊的杯子,每次很衝動的想買什麼,阿姨總是說等我真的有需要時再買,就算我只是過去聊聊天,也總是泡壺茶請我喝,更不曾推銷什麼給我,這樣的溫柔相待真是令人懷念。(寫於2013.7.30) 如果有人知道那位曾經在民生東路的女士,是否可以告訴我?

一沖定生死的試茶方式

  有些茶行老闆的試茶方式很乾脆,就是熱水最好能達到沸騰的程度,適量茶葉放入鑑定杯或玻璃茶海後沖入熱水,浸泡到客人滿意為止的時間,再飲用茶湯,買或不買就是一沖定生死。 先經過味覺、嗅覺的茶湯品飲,再將沖泡過後的茶葉倒出來觀察,要看什麼細節?其實也沒什麼秘訣,就是看茶葉是否強壯有精神。 若不懂如何看茶葉是否強壯有精神,可以試著去買一棵植物,每天幫它澆水照料,天天看,很快就懂了,但建議一次買兩棵做實驗,另一棵讓它只喝雨水靠自己的能量生長,兩棵植物做比對,絕對會有您意想不到的發現。 以上說明是比較簡單不考慮太多細節的挑選茶葉方式,若真要細究,可以直接參考 南投縣鹿谷鄉農會的凍頂茶評審要領 ,就能明白茶葉比賽的相關規定,想達到茶葉評審員水準並不會太難,以這樣的評審標準去挑選茶葉也不會吃虧,但在茶行老闆眼裏可能會變成是去踢館的嫌疑,切記重點一分錢一分貨是基本常識。12月 20, 2020 摘錄評審凍頂茶要領: 沖泡法: 在審查前先抽取茶葉代表茶樣200 公克,然後就其中稱取 三公克 茶葉放入審查杯,沖人沸騰之開水約 145~150cc ,加蓋靜置 六分鐘 ,並將茶湯倒入茶碗供品質之品評,茶渣仍留置於中供香氣及葉底之審查。

自在茶館的印章及調整英文名字

這個印章是自己刻的第三個作品,奉天凍石真的軟到如同橡皮擦,在刻的過程小心奕奕的,仍然無法控制崩掉的程度,再加上自己的粗心,由原稿到最後呈現的樣子,目前暫時以這個章使用。 茶的上面草的部分以茶葉的模樣呈現,看起來也很有意思。茶下半部的木有失手的,也有崩壞的,看起來有點不清不楚,食的下方邊框真是的用力過度又線條太接近崩掉。 今天FB又在調整版面,再次提醒我有個MyTeas被我閒置著,之前就打算將MyTeas成為自在茶館的茶葉品牌,茶館是平台的概念經營,也可以引進其他品項共同銷售,便順勢將Easy改成My,看起來更貼近自在的本意。某天遇到來自韓國的賣茶人,中文程度不錯;我真的是韓劇看多了,以為韓國人如何、如何⋯,實際面對面時感受到的是防備警戒心,原本想問他想去韓國體驗生活有什麼方式或管道,沒想到他以為我要去賣茶葉,讓我得到很直接的「千萬別來」的回答,我解釋的說只是想利用體驗韓國生活學韓語,那可愛的韓國朋友竟說韓語很難,真是令我傻眼,了解扭曲的人性才有難度吧⋯⋯做買賣生意的人是如此想,生活是如此,必定很辛苦,心裏藏在太多的恐懼。 如果我真的想離開台灣去推廣台灣茶,鐵定不是學韓語,應該是加強英文吧!雖然美國的經濟已經衰退,但是英文還是目前走遍世界可以用的語言,所以陸續的在生活裏增加茶葉相關的英文用語是非常必要的。6月 15, 2021

在FB推廣2021春季奇萊山烏龍茶

光憑照片和文字說明就要人掏錢買茶,真的很困難,就連平常面對面的實體茶行都不見得有辦法成交,所以非常感謝所有來自網路上認識、不認識的朋友們給予信任及支援,當然也很感謝按讚支持! 利用端午連假三天,透過網路推廣今年春季的奇萊山烏龍茶,原住民手採的茶葉,公孫母葉,隨著天氣長出大小不一的茶葉,顧不上一心二葉,很多一採就是四、五葉,重點是能把茶做出來,還得比慣性農法花更多心力,請多多包涵,就如有機農作物一樣,醜也要有醜的本事。奇萊烏龍已是三十多年老叢,茶樹自然生長,只靠大地滋養,喝的是大地的原汁原味。 奇萊山:青春洋溢,熱情奔放。 以上內容寫於FB:2021.6.15~16

2021春季。梨山烏龍茶

這是茶葉舒展之後的模樣,根本就是一株小樹… 這麼豪邁的茶葉採摘方式,比雲南古樹還要狂傲! 梨山茶區很大,這款茶的海拔約1850公尺,只在春、冬兩季採摘茶葉,有些是拆枝之後再採摘的茶葉,總之,茶葉攤開就是高矮胖瘦不一。 現在的揉茶機器技術升級,想看到乾茶茶梗的機會少了,當您看到有點礙眼的茶梗時,可以花點心思研究一下。同一蓋杯的梨山茶,連沖三天喝飽之後,掏出茶葉一看,果然是非常豪邁的採茶法,竟然還能揉成顆粒狀,真的不是完全機器可以辦到的真工夫。 每年只採春、冬兩季,來自大地的原汁原味,第一沖務必高溫沖泡,茶葉舒展即可倒出飲用,茶湯由高溫至冷涼呈現不同風味,入口即能感受茶葉特有的鮮味,沖泡時瀰漫在空氣中的香味,更是令人迷醉。

給新手的泡茶指南

泡茶很簡單有個杯子就行,放入些許茶葉,濃淡可以用茶量調整,也可以浸泡時間調整,個人喜好而已,第一沖的水溫越高越好,水量要至少讓茶泡能伸展,沖兩、三次之後,使用常溫水也可以,一直沖泡到幾乎沒有茶色,仍然可以喝到茶的甘味,茶水軟柔清甘。 茶葉開封後,先讓茶葉接觸空氣一會兒再沖泡,滋味會比較鮮活些,若是沒有茶葉專用夾-金箍棒,就直接用長尾夾固定就可以,在袋子底部用奇異筆標記年份季節以方便識別,另外如果您買的隨手泡電壺沒有手動加熱功能,就利用打開蓋子的方式加熱以達到提高開水溫度的目的,一般辦公室的飲水機其實熱水溫度都不夠高,常常導致茶葉沖泡不開,只要第一沖溫度不夠,那泡茶就沒救了,開水重複加熱就會失去活性,所以盡量掌控一壺水只加熱一次。 啜飲的喝茶方法 啜飲是喝茶時利用技巧以空氣攪動茶湯,將茶香從茶水中引離,如幻的隱現於口鼻之間,其實茶湯從熱到涼一直在變化著,所以味覺、嗅覺的感受也隨著茶湯進入口腔後一直激盪蘊釀著。